西總布片區3座院落率先啟動更新改造
分類: 最新資訊
簽名詞典
編輯 : 簽名大全
發布 : 03-03
閱讀 :308
“北京街區整體更新的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以西總布街區為例”2月29日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西總布街區城市更新項目由北京建工集團為實施主體,目前已率先啟動3座院落的更新改造,“一院一策的”設計方案未來將覆蓋全部50座院落。西總布街區城市更新項目形成整院50座據北京建工地產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建邦東憬公司董事長肖寧介紹,西總布街區城市更新項目位于東長安街沿線,總占地面積39.86公頃,是目前東城區一次性啟動的規模最大的申請式退租項目,入選了“3個100”民生改善類市重點工程,承擔著政務配套服務與城市服務雙重功能。2021年8月,西總布項目按照“居民自愿、平等協商、公平公開、適度改善”的原則啟動退租,截止目前,已有758戶居民完成了退租簽約,直管公房退租簽約率突破 90%,形成整院 50 座,在實現街區居民“小家搬大家、平房換樓房”安居夢的同時,也為下一步更好實現西總布街區有機更新創造了條件。據介紹,申請式退租項目由屬地政府組織,由實施主體開展具體工作,在完成直管公房申請式退租和恢復性修建后,實施主體將獲得退租房屋一次性不超過50年的經營權。西總布項目的實施加快推動了首都功能核心區申請式退租,解決了首都功能核心區國際交往、文遺保護、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在空間利用上的矛盾問題和突出短板,實現了社會資本參與。將從五個維度進行整體更新為更好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西總布項目將以“古韻民風傳承、靜穩政務保障、文化發展融合”為總體定位,以傳承和發展老城文化為出發點,實現街區有機更新和老城復興,挖掘歷史文化,講好歷史故事,保留城市肌理,留住老北京煙火氣的同時重塑老城生活印象。借助西總布項目成片區、系統化的契機,未來北京建工集團將從歷史資源活化、交通環境優化、公共服務完善、院落風貌提升、開放空間織補五個維度進行整體更新,并探索街區一體化更新模式,實現街區更新的保護和發展并重,搭建形成優質產業的培育平臺,塑造形成政務環境有序,文化氛圍濃厚、民生服務齊全、產業多樣融合的生活型街區。將推動“一院一策”設計方案在后期改造中,西總布項目將對區域內建筑的歷史進行溯源與研究,結合建筑的風貌評估等級,按照傳統院落的原有規制、格局,結合新工藝、新材料開展院落的保護性修繕或恢復性修建。西總布項目將低碳、環保、智慧等理念融入到建筑中,打造形成外古內新的院落空間。為更好探索出規劃設計、修繕改造等實施路徑,已率先啟動3座院落的更新改造,“2023年8月,我們分別選取了整院、共生院、公共服務用房三座具有代表性的院落試點開展恢復性修繕改造工作。目前,三座試點院落已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正在推進室內外裝修及院落景觀等深化設計工作。”肖寧介紹,在規劃設計之初,便確定了“一院一策”的整體推進原則,“充分考慮每座院落建筑風格、歷史背景、地理位置等因素及后續的院落使用功能,采取大師組團式設計結合每座院落風貌價值評估方式,在盡量保護每座院落獨特歷史風貌及還原老北京胡同文化基礎上,形成‘一院一策’設計方案,開發潛在商業價值,確保修繕后的四合院落既能夠保留其歷史和文化價值,又能夠符合現代生活多元化的需求。”后續院落將采用分批次報批、滾動式建設的方式進行。西總布將打造成為智慧街區樣板未來,西總布片區將從激活歷史人文資源、重塑街巷空間活力、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服務首都核心功能四個方面入手,依托“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以及其東西兩側的“文化”和“金融”兩大發展帶,將“文化、大健康、金融服務配套”為未來重點產業方向。搭建數字化街區運營體系,以實現商戶服務、公眾服務、街區綜合管理等目標為基礎,融入智慧化、智能化等手段,推動將西總布打造成為智慧街區樣板,使承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胡同和四合院展現新時代風貌,煥發新動能、新生機。深入探索更全面、更多維的規劃、建設和可持續運營的老舊街區更新模式。據了解,此次主題沙龍圍繞從建筑更新、街區更新、空間更新三個角度出發,圍繞“建筑更新·風貌傳承、街區更新·設計管控、空間更新·社區治理”的主題展開對話,對街區整體更新相關的重要議題進行研討,并以西總布街區城市更新項目為例,共同探討如何實現北京街區整體更新的高質量發展。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趙婷婷編輯/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