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華為董事會換屆釋放了什么信號?
分類: 最新資訊
簽名詞典
編輯 : 簽名大全
發布 : 03-29
閱讀 :795
時隔五年,華為在內網發布了最新一屆董事會選舉結果。從公布的成員名單來看,梁華仍為董事長,副董事長也未發生變化,分別是徐直軍、胡厚崑、孟晚舟。和往年不同的是本屆董事會成員有所擴容,從原來的13人變更為17人,新增張平安,鄭良材、查鈞、侯金龍、楊超斌、應為民,而徐文偉和閻力大不再擔任董事。當天,華為董事會還確定了副董事長徐直軍、胡厚崑、孟晚舟擔任公司輪值董事長。其中,孟晚舟輪值時間將由今年4月1日開始,為期六個月。從本屆華為董事會換屆釋放的信號看,華為的管理模式依舊采用的是集體領導模式,而入選董事會的新成員多為華為核心業務的一把手,涉及華為云、數字能源、軟硬件、ICT解決方案、HR人力資源、供應等部門。華為的輪值制度,在全球公司的治理模式中并不多見,這一模式的產生經過了多次變革。在2004年之前,涉及到戰略性的重大決策主要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或者當時的董事長孫亞芳負責,而后權利逐步下放,轉變為集體領導。在2018年董事會換屆后,原來的輪值CEO制度被終止,改用輪值董事長制度來管理公司。此次是華為第四屆董事會換屆選舉,從換屆情況來看,最大的變化在于董事會的細分職務上有所調整,新增了兩位列席常務董事,分別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部總裁鄭良材和海思總裁何庭波。而在新增的六位董事成員中,除了鄭良材外,還包括華為云CEO張平安、中央研究院總裁查鈞、華為數字能源總裁侯金龍、ICT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楊超斌、華為首席供應官應為民。從董事會成員分管的具體業務來看,既有被視為華為糧倉的“ICT基礎業務”,也有承擔發展“火車頭”業務的華為云以及數字能源,還有供應鏈以及芯片、軟件連續性供應等業務。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華為內部人士表示,此次調整代表了華為在下一階段的業務重心,一方面軟硬件業務兩手抓,另一方面通過云業務以及數字能源業務將ICT能力落地,尋求利潤空間。“對于運營商和企業業務的分管負責人沒有入選有些意外,但是從目前市場空間來看,確實兩大市場的增量挖掘面臨一定挑戰,而在軍團業務的推行上,內部調整也在繼續,單個軍團的業務體量仍然較小。”上述內部人士認為,當下的管理陣營調整也代表了內部對當下市場環境風向的判斷。此外,持股員工代表會投票還選舉產生了十一名候補董事:何剛、白熠、曹既斌、周紅、卞紅林、靳玉志、魯勇、鄒志磊、蔣亞非、胡克文、王華南。董事出現空缺時,候補董事按相關程序遞補為董事。其中,何剛為華為終端公司首席運營官,卞紅林為華為汽車業務技術負責人,白熠則為華為哈勃科技投資負責人。在此次改選中,孟晚舟的“當值”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根據華為官網對“公司治理”的描述,華為在治理層實行集體領導,不把公司的命運系于個人身上,集體領導遵循共同價值、責任聚焦、民主集中、分權制衡、自我批判的原則。其中,董事會是公司戰略、經營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的最高責任機構,承擔帶領公司前進的使命,行使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決策權,確保客戶與股東的利益得到維護。按照華為官網的描述,輪值董事長的職責是對內聚焦公司的管理,通過領導董事會常務委員會和董事會的工作,帶領公司前進。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是公司最高領袖,領導公司董事會和常務董事會。輪值董事長輪值期為六個月。而在4月1日,孟晚舟將以輪值董事長的身份迎來她在華為的第一次輪值。據官網信息顯示,孟晚舟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碩士。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國際會計總監、華為香港公司首席財務官、賬務管理部總裁。現任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公司CFO。孟晚舟最近的一次公開亮相是在華為舉辦的“突破烏江天險”誓師大會上。根據網上流出的視頻,孟晚舟在對華為軟件流水線工具團隊授旗時表示:“華為30年IPD研發實踐和研發工具,猶如一顆顆珍珠。如今,公司通過流水線的串聯,綻放出璀璨光芒。”華為稱,目前該公司芯片設計EDA工具團隊已聯合國內EDA企業,共同打造14nm以上工藝所需EDA工具,基本實現了14nm以上EDA工具國產化,2023年將完成對其全面驗證。這意味著孟晚舟當值期間,將會是華為在軟件業務上的關鍵攻堅期。在業內看來,華為正在進行一場長線軟硬件雙線作戰。比起硬件,如何從原先華為擅長的工程軟件延伸至更底層的基礎軟件,對于目前的華為而言更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