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科學家,放棄國外千萬年薪回國發展,幫助祖國突破能源瓶頸
分類: 最新資訊
簽名詞典
編輯 : 簽名大全
發布 : 03-27
閱讀 :387
17歲,她在課本上寫下:努力奮斗上劍橋。當時她的同學們看見這個理想,就嘲笑她說:你這不是理想,你這是遙不可及的夢想。18歲的她,如同學所言并沒有考上劍橋大學,而是考到了英國的另一所名校布里斯托大學,后來經過她的努力,最終給了那些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狠狠一巴掌,本科畢業保送到了劍橋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之后研究生畢業,又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后她收到國外的多所世界offer,此時同學,朋友問她要不要留在國外,她卻調皮的說了一句:這還用問?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中國90后女科學家劉明偵的傳奇人生!理想被同學們“嘲笑”劉明偵,1990年出生于重慶,她的父母從小就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父母從來不會為了成績讓劉明偵補課,固然成績很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父母為了培養劉明偵的學習習慣,每天晚上父母都閱讀學習,以身作則讓劉明偵自覺地看書學習,就這樣,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劉明偵也變得很有自律性。她在上初中的時候,每門都規劃了合理的學習時間,并且也將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也規劃進去了。即將參加中考的時候,劉明偵的學習在班級上中上游,但是為了保證能考到高中重點班,很多人都勸劉明偵的媽媽,讓孩子去報個補習班,可是媽媽卻說:孩子的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也應該有自己的假期生活。2005年,劉明偵考入了重慶最好的高中重慶一中,但是進入的卻是普通班,但是劉明偵卻不氣餒,認真學習知識,在高一高二期間努力學習,成績優異,之后在高三的那一年,她轉入到了重慶一中的國際班。進入國際班,她有了奮斗的目標,那就是“劍橋大學”,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她在書本上寫下了:努力奮斗上劍橋!以此來鼓勵自己學習。可是這句話被同班同學們看到后,嘲笑她:你這不是夢想,簡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即便是同學們嘲笑,劉明偵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為了能夠考上劍橋大學,她為自己制定了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之后她獲得了重慶一中國際班的“進步最大生”的獎,該獎帶她第一次前往英國,看了自己的夢想之地“劍橋大學”。在2008年,劉明偵迎來了考試,結果卻是遺憾地錯過了劍橋大學。遺憾錯過,再次保送“圓夢想”2008年,劉明偵因為成績原因錯過了劍橋大學,被另一所英國名校布里斯托大學錄取,雖然錯過了劍橋大學,但是劉明偵并不氣餒,她一如既往的秉持著求學的態度在布里斯托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專業學習。在校期間,她刻苦學習,鉆研學術,之后獲得了獎學金,并且在2011年,劉明偵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順利在布里斯托大學畢業,并成功保送到自己的夢想院校劍橋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進入劍橋大學的劉明偵,開啟了超級學霸模式,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拿到了劍橋大學碩士學位,此時的劉明偵才22歲。之后她又進入了牛津大學光伏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讀博期間,她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方面作出了研究,并且在讀博第一年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研究成果在世界頂尖雜志上發表了論文,該篇論文解決了向疊層電池和工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在2015年,25歲的劉明偵博士畢業,畢業后的她也收到了國外世界500強的很多offer,此時的劉明偵心里很清楚,自己該何去何從!但是她的朋友和同事不知道她的想法,于是就問她:你要留在國外還是回國發展!此時的劉明偵并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調皮地說:這還用問嗎?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回國后的“劉明偵”2015年,劉明偵說:她自己作為一個重慶人,對家鄉一直有著濃厚的川渝情結,更表示愿意放棄在英國的一切職位回到中國,愿意為學校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奉獻自己的力量。之后在2015年10月10日,劉明偵成為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并且與電子科技大學簽約到微固學院工作。26歲的她成為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之后,28歲的劉明偵成為了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最年輕的副院長,如今的31歲的她,成為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最年輕的常委。劉明偵在鈣鈦礦電池領域發表了論文,在世界頂尖雜志報刊《自然》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論文,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并且劉明偵還得到了期刊主編的贊揚:這篇論文剛投來的時候,我就一口氣拜讀完了,真的是引領風騷。結語迄今為止,網絡上都沒有公開劉明偵的父母到底是干什么的,是怎樣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但是劉明偵的父母應該是個高知識分子。劉明偵時常說道:感謝遇到了一個好的時代,在這個好時代里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她從來不會為了別人的想法去干擾自己,她知道真正審視自己才是內心最重要的,她的幸福來自于科研的成功,學生的成就,這樣國家才能強大。最后向這位90后女科學家點贊,點贊,點贊。對于劉明偵,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