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地官宣:拿到諾貝爾獎,買房補貼1000萬!
分類: 最新資訊
簽名詞典
編輯 : 簽名大全
發布 : 09-21
閱讀 :379
廣東城市東莞的人才購房補貼,最高已經提升到1000萬元。最近,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消息稱,2023年東莞特色人才的住房補貼、生活補助、引進人才獎勵、創業貸款貼息的申報工作,已經開始。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東莞將特級人才的購房補貼,從原標準的250萬元提高到了1000萬元。此外,其他層次人才的購房補貼標準也均有大幅提升。拿到諾貝爾獎,到東莞買房補貼1000萬那么,什么類型的人才,稱得上東莞的特級人才?根據《東莞市特色人才認定評定暫行細則》,東莞的特級人才目錄包括32大類。具體看,東莞的特級人才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者;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擔任過)世界知名大學校長,圖靈獎獲得者;菲爾茲獎獲得者;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的專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首席執行官、首席技術官或技術研發負責人等人才。圖片來源:東莞市人社局值得注意的是,東莞評定的特級人才,不僅包括科技創新層面的人才,還囊括不少文體類人才,比如世界著名樂團首席指揮、藝術總監、首席演奏家;近5年直接培養出奧運冠軍的主教練等。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工作人員透露,此前已成功引進過特級人才,但不便透露人數與名單。除了特級人才,東莞根據一定標準,將特色人才劃分為一類到四類。而一類、二類、三類、四類人才的購房補貼,此次分別由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和30萬元,提升至600萬元、400萬元、200萬元和100萬元。盡管東莞大幅度提升人才的購房補貼,但根據諸葛找房數據,東莞二手房均價達到了26389元每平方米,在科創人才聚集的松山湖區域,房屋均價更是超過了45000元每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均價在GDP體量相當的城市中位居前列,甚至超越不少強省會城市。在部分業內專家看來,東莞現行的房價,實際上讓其高額的購房補助“大打折扣”。不過,除了購房補貼,此次東莞還提供了較為可觀的租房補助。根據申領規定,特級人才每個月最高可獲6000元租房補貼,一類人才最高5000元/月,二類人才最高4000元/月,三類人才最高3000元/月,四類人才最高2000元/月。專家觀點:不是所有城市都應該引進高端人才據封面新聞,清華大學智庫中心助理研究員、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冉奧博表示,該政策體現出東莞對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雖然引進的人才也包括文體、商業類,但重點是科技類。另外,體現出東莞對“人才就是科技創新第一資源”理念的落實、落地。冉奧博強調,應注意到東莞對各層次人才的購房補貼都在增加,而不僅限于“特級人才”。其中,三類四類人才是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骨干人才,其購房補貼分別由“100萬提升至200萬”以及“30萬提升至100萬”,有助于人才發揮更大效用。“該政策本身具有廣告和新聞效應,對特定高端人才群體確有吸引力。建議東莞利用窗口期加強對海外人才吸引,尤其是中東歐高層次人才。中東歐部分國家因經濟、政治環境,出現人才外流現象,東莞也可抓住這一機會。”冉奧博說。他指出,應辯證看待高端人才引進問題。首先,東莞處在由中高端向高端發展的階段,產業以電子信息和制造業為主,所以有高端人才需求。但不是所有城市都應該引進高端人才,還是要根據城市發展情況及所處的產業階段、需求,因地制宜。“高端人才是一個團隊,而不是一個人。高端人才在某地工作,要有事可做,留得住、扎得下,當地要有適合的工作科研環境。很多時候不僅涉及補貼,更涉及能否在創新生態中找到生態位。”各地現狀:地方引進人才呈現新趨勢冉奧博指出,目前各城市已由“人才爭奪”變為對人力資源的全面競爭。城市人口是一個生態體系,不僅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各行各業的工作人群。“各城市對人才的爭取,正由單打獨斗到區域協同作戰。”冉奧博介紹,比如《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建立一體化人才保障服務標準,實行人才評價標準互認制度。他表示,“人才爭奪戰”的另一個趨勢是由個人引進到團隊引進。比如,東莞出臺《引進戰略科學家團隊組織實施辦法(試行)》,完善團隊人才引進。這一舉措可以增加引進效率,完善創新生態。“值得注意的是,一篇科研文章可能有多位作者,每位都以個人名義申請,可能會造成重復申請補貼的情況,以團隊引進則能防止補貼浪費。”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東莞市人社局、中國新聞周刊、封面新聞